存在主義給了我們勇氣去拆解虛假的答案,但卻沒有提供一條積極的道路。於是,人類在誠實中清醒,卻也在清醒中感到焦慮與荒謬。
當我們檢視「資本主義」與「同情心」的本質,會發現這兩者之間存在深層矛盾。慈悲心所帶來的快樂,來自無條件的利他、無差別的付出,以及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自然生起的自信與豐盛;而資本主義所帶來的快樂,則來自目標設定、規劃行動以及透過功利性的追求所獲得的成就感與報酬。
能夠運用獨立思考的情境無所不在,但真正困難的,是能否具備柔軟的心,願意接受新的觀點,接納自身的不完整,並在其中找到超越的可能。
雖然每每還是重蹈覆轍,但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應該還是都慢慢學會了些甚麼,慢慢的懂自己更多了些,慢慢的做出了改變。
只要還在世俗的世界中不自知,人生的每個當下就注定充滿各種當時不能解釋的矛盾,儘管如此我們依然值得幸福。